您的位置: 首页 新闻中心 机构动态 详细

围炉夜话,社区可持续生活云南访学分享

发布时间:2021-10-11 15:11:00 本文来源: 创始人

面对面,在句里行间感受交流的愉悦。9月17日,社区可持续生活云南访学小组相聚一苇书坊,与对“可持续生活”议题感兴趣的伙伴一同交流讨论。从分享云南访学游记所见所闻,到“在城市社区如何推动可持续生活”,参与伙伴围绕可持续生活的范围、主题、案例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谈论。


没有统一定义的“可持续生活”,引导在场所有人思考,怎样在个人与社会层面更有意义的创造持久的“生活”。


看点一

vlgo分享


      用光与影,漫游云南可持续生活,用心记录真实访学片段。柒柒和丹丹,从小在城市长大,对农耕生活的想象在此次访学中落了地,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,以及乡村人与人之间友好的互动模式,为从前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。柒柒说:“一直生活在盒子里,打开之后,才发现生活能给予你很多惊喜。”


一想到可持续生活,往往是单一传统的环保理解,而云南丰富的经历,让大家由外到内,开始寻找人与人,人与环境之间相处的入口。面对丰富多元的生活,我们如何建立内心这份韧性,去接纳和顺应外界的不确定性。


看点二

行动回顾

武侯社区基金会执行秘书长,对整个云南访学活动进行回顾。可持续生活千人千面,有不同的解读,如何将社区可持续生活在成都进行本土化的运用。可持续生活绝不仅仅限于环保,而它在环保之外的维度和内容会有哪些。城市是否有可持续生活的路径和切口,将它从概念落地成一个群体共识的,普惠性的,可推广的实践,让城市居民可接触、感知和操作,仍是今后我们需要继续进行研究和挖掘的方向。


看点三

照片分享

美是稍纵即逝的,云南访学伙伴胡倩茜、林枫桦用照片带领大家重回游学现场。一块木头地图,一隅土瓦墙,记录一点一滴。


内心住了一个魔法师的新疆IT男蹭蹭,在大墨雨村开了旧物木工房,用乡村的生活方式践行永续生活理念;跟随小卖部老板老陈上山挖化石,成为和老村民交流的一种方式,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,让新老村民互相看到各自文化的闪光点;一件少数民族服饰上,融合了苗族、白族、彝族三个民族元素,这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具象化展示为可持续打开广阔的视角。


看点四

圆桌讨论

此次分享会邀请TED成都负责人沈长锟,成都高新区赢在生存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创始人王棋,成都市新济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周凌旭作为分享嘉宾,对在城市社区推动可持续生活实践案例进行讨论。


王棋从自身职业防灾减灾救灾谈到,建立安全、有风险抵御能力的社区,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将灾害预防做到前面,把80%的资源用在预防阶段,而现在往往相反。


联合国定义了17条可持续发展目标,沈长锟认为这17条包含了当下时代人的关注点,往下可以做很多细分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联系,例如房子和生活环境等。


更注重关注自我的周凌旭来说,是如何探索、感知自己的“真实”,寻找自我,在可持续生活中尤为重要。


不少伙伴说,此次分享讨论很棒,刺激了他们对于可持续生活的思考,泛科技伙伴认为运用科技提高资源效率,创新才是可持续生活的未来;质感伙伴觉得可持续生活是有门槛的,尤其是经济门槛。从认识的多元化,我们看到可持续生活不是一套官方标准,它由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的选择呈现不同的场景。”


它可以是社区互助友爱的社区精神,也可以是个人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。不论从哪个点切入,它对于引导居民成为有温度的人,营造人人互连,相互信任的社区都有着积极的推动力。